名 稱:四川百威智聯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13738893518 鄒女士
座 機:028-62631082
郵 箱:cdbwzl@sina.com
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三街69號新希望國際B座2715號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 大精神,認真落實“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任務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意見》(國辦發〔2017〕78號)要求,推進產學研融通緊密,提高糧食產業可持續發展動力,國家糧食局積極引導糧食產業科技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建設工作?,F制定如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著眼于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和推進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三鏈”協同,通過引導企業、大學、科研機構和其他組織機構,以共同的發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為基礎,以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為宗旨,以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契約為保障,形成聯合開發、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科技創新合作組織,探索糧食產業科技創新組織形式,規范聯盟建設工作流程,促進糧食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健康發展。
二、創新建設模式
聯盟構建可以按照區域和專業等方式開展。產業集中且創新需求突出的區域,可以構建區域性糧食科技創新聯盟,以區域內糧食產業主體為基礎,吸引各類糧食科學實驗室、涉糧院校及科研機構等資源,構建糧食科技共享平臺,聚焦區域科技需求,組織科技攻關與創新。
創新合作需求明確的專業領域可以構建專業性創新聯盟,吸引相關專業領域各類糧食科技創新資源,密切科研機構與糧食企業的有機聯絡,聚焦專業領域關鍵技術,組織科技攻關與創新。
三、規范建設條件
聯盟的技術創新方向應符合國家糧食有關戰略目標和產業政策導向,符合提升糧食產業核心競爭力的迫切要求。聯盟要有共同投入機制,聯盟協議中應約定經費、項目等管理事項,以及知識產權方面的責任和義務。聯盟應由成員單位法定代表人按照自愿原則共同簽署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協議中應明確科技創新目標和成員單位的任務分工。聯盟應建立理事會等議事決策機構或機制,明確約定設立決策、咨詢和執行等組織機構,建立相應工作制度,執行機構應配備專職人員。按本意見提交聯盟組建信息。
四、完善運行機制
聯盟應建立產學研合作的信用機制、責任機制和利益機制,積極探索聯盟運行及產學研合作的新機制和新模式,探索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創新任務的組織模式和運行機制,探索******落實國家自主創新政策等,充分發揮和調動聯盟各成員的優勢和積極性。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或其他組織機構,從糧食產業發展實際需求出發,遵循市場經濟規則,探索包括聯盟在內的多種******穩定的產學研合作機制。
五、加強管理服務
國家糧食局常年受理聯盟發起人自愿提出的信息報告,對聯盟工作進行動態跟蹤管理和服務。具體程序為:聯盟發起人提出聯盟成立信息報告,由國家糧食局倉儲與科技司受理;在國家糧食局政府網站進行信息公開;聯盟成立后,信息歸檔;聯盟于每年12月中旬,報送本年度工作總結和下年度工作計劃;聯盟自愿接受國家糧食局委托的第三方機構對其運行情況及績效進行不定期的評估和檢查,運行機制良好、創新成效突出、產業帶動作用明顯的聯盟將受到表彰鼓勵。
——文章來源于國家糧食局